谭茜个人事迹材料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12 17:16:04 浏览人数:3次

谭茜,女,汉族,1988年6月生,江西景德镇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助教,现任景德镇学院专职辅导员; 自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指导学生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职教赛道铜奖、第七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国赛优秀奖、2020年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国赛优秀奖、第十三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大赛省赛铜奖,所带班级多次获得2019年、2020年校级模范班级;个人曾获得江西省第八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江西省第六届“微团课”大赛三等奖、景德镇学院第六届辅导员技能大赛一等奖、“学习曲建武事迹”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全国十佳百优创业社团优秀指导老师、全省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全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景德镇学院征兵工作先进个人、景德镇学院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个人主持省级思政精品课程 1 项、校级课题 1项,参与省部级横向课题 2 项、市级课题 3 项,发表论文 4 篇。

2018年,谭茜入职景德镇学院担任专职思政辅导员。在从事服务青年学生、教育青年学生工作中,她时刻以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对标学校在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聚焦当前青年成长发展中迫切需要关注的核心,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的规律,在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中时常思考应当如何做到春风化雨,做一名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引路人。她时常告诉自己要沉下心来,扎根工作,在时空上走进学生,在心灵上走近学生,既要加强自身政治建设,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又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地积累中形成了“创新模式、思想先行、责任引导、考核激励、全面覆盖”的模式开展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德育为引导,以学风建设为主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深化思想政治引领

1. 打造时代新人,政治理论学习要落在“实”处。真正做到理论指导、会议精神要落“实”:学生成长成才收获要真“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踏“实”。落实“三会两课一制”,教育学生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聚焦青年学生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以创“新”争取主动,积极抢占网络阵地,意识形态工作不放松。积极探索新时代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做开拓创新的思政工作者是新时代赋予她的光荣使命。班级成立之初,她首创班级公众号,通过开设“45颗星系列推文”、“班级风采”、“学习习近平语录”等专栏在网络阵地开展学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工作,努力打造“有思想、有态度、有深度”的班级新媒体,获得了全校师生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2. 广泛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主题教育,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不断强化认识,增强自觉性。学以致用。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大事件和历史纪念日为契机,广泛开展青春告白祖国”、“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开展“弘扬传统文化,树当代价值主题班会”、“诚信考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弘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校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服务学生成长发展,组织动员学生建功新时代

1.疫情期间助力防控阻击战面临着疫情的严峻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攻手和主心骨,在高校全民战“疫”中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守门员、服务员、领航员的“三员”角色,勇当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作为承担着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一线辅导员,她在疫情突发的第一时间在所带班级中迅速成立应急小组,明确成员及任务实行日报制积极主动加强家校沟通,从温暖的关怀动之以情,同时从政治高度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同学们认知不提前返校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从法律角度引导学生“四方责任”意识,以及在校大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方面增强提前返校带来的相关责任意识,做到不漏一人的落实执行;组织心理委员整理好疫情期间同学心理状态摸底问卷表,及时关注和发布心理健康宣传,每日加强心理设,坚持通过每日的谈心谈话开展“倾听、心理陪伴与转介”的同伴支持工作;转战学习阵地,营造线上线下学习氛围,启动21天线上dictation训练营。引导青年学生以“公共人”角色进行交往,推进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科学育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树立科学观履行育人使命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2.建“管理类活动+竞赛类活动”模式积极拓展日常实践类活动的内容,在校内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模拟社会实践”,即各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实践的活动。通过持续开展“1+1”学风建设系列活动构建“管理类活动+竞赛类活动”系列活动模式,除了组织所带班级学生积极参加交流座谈班级心理团体辅导、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同时她带领师范类专业学生参加师范技能大赛、说课竞赛、板报竞赛、英语专业口译大赛提升外国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在活动中增加竞赛模式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实际提升

   3.拓展活动阵地,创建活动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光要进课堂,更要拓展到宿舍这个阵地,积极推进校书香校园、模范班集和文明寝室评比中通过营造优良舍风来创建优良学风。坚持“全过程、长时段”的参与模式,要求每个宿舍的宿舍长在学期初结合自身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宿舍学期学习计划,并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充分发挥宿舍中学习好的同学的优势,从而带动整个宿舍的学习氛围和效率。将学风建设工作的阵地重点放在宿舍,通过开展宿舍环境美化活动、宿舍学风创建活动,大大促进学风。所带班级多次荣获“五四表彰大会”优秀团支部、十佳模范班级称号;并且指导学生在“校大学生心理情景剧”、“校园故事会”等校级活动中屡获佳绩;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

为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紧密围绕打造大学生成长课堂、实现自我价值舞台、锻炼实践能力基地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与奖励制度,完善项目团队管理并修订《景德镇学院“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办法》,引导和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工作和活动中来。积极落实双创教育常态化工作,一是双管齐下师生共建“双创”教育模块。创建“从0到1”创新创业工作室充分结合当前辅导员就业创业工作开展困局精准解答辅导员 队伍在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时,存在就业、创业经验不 足、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规律把握不 够等问题,为 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专项深度辅导担任创新创业俱乐部社团指导老师,联动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共同指导,加强校学生会、大学生社团“一盘棋”,培养“我敢闯,我会创”新时代新青年新创客。她所指导的创业项目团队在“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技文化类赛事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的好成绩,并获得了全国十佳百优创业社团优秀指导老师是加强创新创业政策的报道和宣传工作常态化。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语言,将创新创业信息转化为学生更为贴切的生活体验如抖音小视频微博、QQ、微信等),加强微信公众号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创建微信公众号“创新创业俱乐部”,发布创新创业政策、创业校友事迹、创业大赛信息、创客活动等宣传报道40余篇,通过“创业沙龙”“赋能青年——青创客大讲堂”等线上线下活动宣传报道优秀校友创新创业事迹,为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树立典型。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时刻铭记在立德树人的岗位上担使命守初心,聚焦主责主业,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党团理论知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辅导员的工作虽然忙碌琐碎,但却是最基础的,是站在第一线的。我时刻告诫自己工作职责的重要性,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提醒自己沉下心来,扎根工作,满怀激情地走进青年、服务青年、融入青年,凝聚青年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