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风采

辅导员风采

优秀辅导员 | 江姗:以心为炬,以行作舟

发布日期:2025-10-25浏览量:

一、个人简介



江姗,女,汉族,199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现担任信息工程学院2023级计科1班、2025级网工2-3班、2025级网工专升本班辅导员。发表省级以上思政论文4篇,参与市级思政课题1项;先后获评2022-2023年度景德镇学院心理育人先进个人,2024年度景德镇学院优秀辅导员,2024年度“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23年获江西省第45期全省辅导员培训“优秀学员”;2023年获得景德镇学院微团课“团干教师组”第一名,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第十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优秀指导教师”;2024年指导学生的红色走读作品获得共青团景德镇学院一等奖和二等奖;2024年所带班级获得景德镇学院“文明班级”;2024年所带学生获“华为ICT全球赛”第二名,所带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包装设计大赛”奖项。

        

  


二、育人事迹

(一)守心:以初心为笔,绘就育人底色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这是她深耕辅导员岗位三年多来始终秉持的理念。在她心中,辅导员不仅是思想政治的引路人,更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同行者,唯有以赤诚初心浇灌,才能让青春之花绽放理想光芒。

为筑牢班级学风根基,她化身 “精细化管家”:每周雷打不动的班会里,既有对专业前景的剖析,也有对学习方法的拆解,用真实案例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课堂之外,她主动与任课教师建立 “学情互通” 机制,缺勤预警、课堂反馈、个性辅导环环相扣,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宿舍走访更是她的日常,从深夜的学业答疑到周末的成长漫谈,从鼓励学生参与科创竞赛到指导社团活动策划,她总能精准捕捉学生的需求,用陪伴驱散迷茫。

(二)暖心:以行动为盾,守护青春成长

“严在关键处,暖在细微间。” 这是学生们对她的一致评价。在她的工作词典里,“责任” 二字重千钧,而最让学生铭记的,是那个夏夜的紧急搜救。

那是一个九月的午夜,睡梦中的她突然接到学生电话:“姗姐,小张喝多了,说在河边散心,现在联系不上了!” 挂掉电话,她马上冲出家门,一边联系学校保卫处调取监控,一边发动班级干部分组寻找,同时拨打110报警电话。从学校东门沿河向北,她打着手电筒照亮每一处台阶,呼喊着学生的名字,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在河岸边的草丛找到了蜷缩的小张。她没有半句责备,立即联系120陪伴小张前往县人民医院,并在医院彻夜陪伴,直至小张清醒。

这样的暖心时刻,在她的工作中不胜枚举。有学生因家庭变故情绪崩溃,她带着热饭上门倾听,帮着对接心理咨询中心;有学生求职屡屡碰壁,她熬夜修改简历,联系往届校友推荐机会;就连学生朋友圈里一句 “有点 emo”,都会收到她 “有空来办公室喝杯茶” 的私信。她用 QQ 群里的秒回、微信里的长语音、办公室常备的红糖姜茶,把 “有困难找江老师” 变成了学生最踏实的信念。

(三)求新:以笃学为翼,赋能教育成长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潭活水。” 她深知,面对性格各异、需求多元的学生,唯有不断更新自她,才能跟上育人步伐。她始终保持着 “空杯心态”,把学习当作日常必修课:清晨的办公室里,有她研读思想政治理论的身影;周末的书桌前,她在啃读心理学、职业规划等专业书籍。

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是她的进阶密码。她积极参与学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在与学生的同频互动中摸清青年思想脉搏;她牵头组建 “班级成长小组”,将教育学理论融入日常管理,让学生干部成为自她管理的 “主力军”。

“愿你们在大学里学会两件事:一是独立,能扛住风雨也能辨清方向;二是勇敢,敢试错也敢追梦。” 这是她常对学生说的寄语,也是她育人初心的生动写照。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振聋发聩的誓言,只有润物无声的陪伴。她用初心、爱心与笃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育人故事,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最温暖的光。


(编辑:曾顺顺/一审一校:胡文婷/二审二校:龚媛/三审三校:程娟)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优秀辅导员 | 徐夏怡: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