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引导广大学生深刻铭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我校学工部(处)精心组织全校学生于上午9时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收看纪念大会现场直播,万人同上一堂深刻而庄严的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集中观看:庄严有序,凝聚共识
在主会场图文报告厅,暑假留校学生代表整齐就坐,气氛庄严肃穆。各学院高度重视、有序组织,学生们提前入场,按照指定座位安静等候。直播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神情凝重,仿佛置身大会现场,用无声的专注表达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烈的追思。校自律委员会负责现场考勤与秩序维护,整场活动井然有序,展现了我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政治素养。

云端同步:异地同频,深化教育
未能到场集中观看的同学,也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在家中、实习地通过各类直播平台同步收看。虽相隔屏幕,但同学们依然庄重认真,在云端共同参与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实现了“异地同频,万人同心”,体现了景院学子强烈的集体意识与爱国担当。


深化成效:材料收集,抒发心得
活动结束后,各学院及时开展延伸教育,通过统计参与情况、收集观看照片、征集心得体会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观看效果,引导同学们将感动转化为感悟,将震撼升华为信念,真正实现思想受洗礼、精神得升华。
23商英1班蔡雨瑭: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大三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当我坐在屏幕前,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直播时,内心被强烈的震撼与深沉的敬意所填满,这场直播于我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更是一堂涤荡灵魂的爱国主义与历史教育大课。所学商务英语专业,我更能从专业视角与时代背景中,体悟到和平对于国家发展、对于国际经贸交流的非凡意义。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不屈意志、团结力量,不仅是过去赢得胜利的关键,更是当下我们在专业领域、在国家建设中破浪前行的动力源泉。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会以更饱满的热情钻研商务英语知识,打磨跨文化交流与商务沟通的技能,力求精准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让自己成为连接中外经贸的坚实桥梁。
24思政1班张林钰:令我感触尤深的是阅兵所传递的和平初心与责任担当。中国曾在抗战中付出巨大牺牲,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贡献关键力量。这场阅兵不是在炫耀武力,而是在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需以实力守护,更需以行动捍卫。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深知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未来,我会以阅兵传递的精神转化为动力,在学习中勤奋刻苦,在工作岗位上踏实奋进,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繁荣、世界和平添砖加瓦,让先辈用热血换来的和平与荣光,在新时代续写新的辉煌。
24机设1班宗宇轩:观看完这次阅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尤其是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的展示,让我大开眼界。那些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以及部分首次亮相的陆海空基战略重器,如高超音速打击装备、无人智能作战系统筹,充分展示了我国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强大的国防实力。这些装备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我国的国防事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先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我也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23汉本4班吴曦宸: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鹰击长空。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我准时收看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收看阅兵时,我脑海中不断浮现革命先辈们英勇抗争的画面。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他们的功勋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史册上。一面面高高飘扬的荣誉战旗,代表了多少支功勋部队;观礼台上那些颤巍巍敬着军礼的老兵身上,承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家与国的记忆交融相汇,那段岁月如何忘,又怎能忘?这次阅兵既是一场国家典礼,也是一次国民教育,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对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一份最直观、最踏实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我们将传承抗战精神和爱国精神,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
意义深远: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此次观看活动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次生动的历史教育。通过回顾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认识到今日和平与繁荣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激发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的强大内在动力。

我校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创新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曾顺顺/一审一校:曾顺顺/二审二校:胡文婷/三审三校: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