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岑晴玲,女,中共党员,现任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
二、工作思路
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来,她坚持“以稳定为前提,以学习为中心,以管理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思政理论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工作成果
曾指导“乡土星火”、“乡遇一夏,走进沿背”两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入选“财经报国青年力行”专项活动,指导学生荣获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三等奖,所带班级多次荣获“模范班级”、“文明班级”、“先进团支部”等称号。个人荣获景德镇学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辅导员”,庆祝建党100周年辅导员党史宣讲一等奖,征兵先进个人、第八届辅导员技能大赛获综合三等奖,参与省、市级课题各2项。
四、个人事迹
(一)思想引领的“灯塔”:坚定学生理想信念
她深知“铸魂育人”的重要性,始终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指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堂等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她善于观察,细致入微,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化解困惑。许多学生形容她就像一座明亮的灯塔,在学生的人生航程中指引方向,激励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二)学业进步的“阶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在工作中,她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以“思想引领为核心、成长服务为支撑、发展指导为延伸”的“三环紧扣”育人模式,成效显著。
1. 思想引领“铸魂”,筑牢信仰之基。 她深知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创新性地打造“经典品读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想阵地,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主流价值,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2. 成长服务“暖心”,守护心灵之窗。 她坚持“以生为本”,做学生身边的“知心朋友”和“守护者”。推行“三个一”计划:每天一次谈话、每周去一次寝室、每月一次主题班会。她特别关注学业困难、经济困难、心理困扰的学生,建立“一生一策”帮扶,通过精准施策,帮助200余人走出困境,重拾信心。
3. 发展指导“赋能”,点亮未来之路。 她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根据学生专业和年级,组织开展“‘职’为你好”小课堂,利用校院资源链接优秀校友和企业,为学生推荐实习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志愿服务、专业竞赛和考级考证,助力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三)“青春领路人”:静待每朵花的绽放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她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教育者要做的,就是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雨露,静待花开。 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她相信“慢教育”的力量,用耐心和智慧陪伴成长。
学生小A(化名),因家庭变故而性格孤僻,学业亮起“红灯”,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岑晴玲没有放弃小A,一次次地与其耐心交谈,从生活琐事方面关心,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心扉。了解到小A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后,岑晴玲主动联系其他学院的专业导师,为小A争取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机会,并鼓励他加入项目团队。项目过程中的小A屡屡受挫,岑晴玲便成了他最坚定的“啦啦队长”,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最终,小A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毕业时成功入职知名科技企业。他在给岑晴玲老师的毕业留言中写道:“谢谢您没有放弃那个躲在角落里的我,是您让我相信,我也可以拥有光芒。”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岑晴玲始终以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诠释了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使命与担当。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业绩的“青春领路人”,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曾顺顺/一审一校:曾顺顺/二审二校:胡文婷/三审三校: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