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风采

辅导员风采

优秀辅导员 | 彼此照亮,共同成长——黄超

发布日期:2025-10-11浏览量:


一、个人简介

黄超,女,中共党员。现任校团委组织宣传部部长、艺术学院思政辅导员,曾担任艺术学院新媒体指导老师。2018年以来,她担任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专职辅导员,负责4个专业、16个班级、500余名学生的教育辅导工作的基础上,曾主动担任学院新媒体指导老师,以便进一步深入学生群体,更好地通过网络思政影响引导学生成长。学生来来往往,工作千变万化,不变的是黄超对学生工作的热情,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

她深耕思政育人一线,从学习习惯培养、思想价值引导、生活关怀服务到实践活动组织,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辅导体系。她不仅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坚实平台,更着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用悉心付出护航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育与实践

(一)个人荣誉

个人荣誉方面,数年来先后获得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江西省级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技能培训及展示活动优秀奖、景德镇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称号;指导学生参赛成果上,她带领中华红色戏曲团队荣获 2020 年江西省高校 “红色走读” 活动省级三等奖,指导创作的《关于创新红色文化传播载体的调查研究》荣获2021年第十七届江西省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省级一等奖。


(二)社会实践

坚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扎根社会,在广阔天地间书写青春担当。所带团队获评团中央 “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活动” 全国优秀团队;“瓷韵筑梦 七彩‘童’行” 实践团入选团中央 “七彩假期” 志愿服务活动全国优秀团队;景德镇学院青马工程实践队成功入选 2024 年大学生社会实践 “千校千项” 网络展示活动;“青瓷之翼” 实践团的成果则在 2023 年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 “千校千项” 网络展示优秀视频成果。所带班级学生中,涌现出一批投身乡村振兴、守护非遗传承、扎根志愿服务的优秀代表,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2018级工艺美术专业多名同学参与西部计划,奔赴祖国的西部地区,挥青春的汗水。

(三)思政育人

她在思政育人实践中不断思考沉淀,发表《地方性高校陶瓷文化志愿服务体系路径研究》论文,深入剖析志愿服务与陶瓷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之道;同时主持的课题《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视域下运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的路径思考与载体探索》成功获江西省高教学会立项。

三、育人故事

“艺术源于生活,成长亦在实践。” 七年里,她深耕工艺美术、雕塑、美术学、环境设计四个专业的辅导员工作,始终坚信:象牙塔的围墙挡不住青春的脚步,校园外的广阔天地才是青年成长最肥沃的土壤。


一)基本情况


她将思想引领巧妙融入社会实践,带学生感悟 “井冈山精神” 穿越时空的磅礴力量;她领学生深入乡村社区,用艺术为孩子们的 “七彩童年” 添色,让志愿服务成为连接校园与社会的纽带。在这堂行走的 “大思政课” 上,学生们读懂了国情民情的厚重,将家国情怀深深植入心底,更在风雨磨砺中锤炼出坚韧的意志品格。对黄超而言,社会实践从不是简单的活动,而是塑造学生价值观、能力观、成长观的 “大熔炉”,每一次出发,都在为青春注入更坚实的力量。



2023年的暑期,来自22级环设专业的同学组成了 “绿瓷艺韵” 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她的指导下 “绿瓷艺韵” 团队围绕 “专业与实践结合” ,让专业知识化作团队成员们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有力工具。



筹备阶段,她便引导学生锚定方向:以环设专业的建筑肌理保护、空间设计能力为核心,探索老工业区改造与文化传承的路径。她主动与江西农业大学开展跨校合作,还特意邀请专业老师开展拉坯技艺提前培训,让学生既懂设计理论,又能亲身体验陶瓷文化内核。实践中,学生们不仅熟练掌握拉坯技巧,还能耐心指导其他高校成员把控陶土塑形的力度与节奏,将课堂里的 “空间美学感知” 转化为实操中的细致教学,迈出了专业能力转化的关键一步。



在景德镇市青少年宫文艺小学的陶瓷宣讲活动里,她提前提醒学生关注儿童安全与参与感,引导他们改用粘土设计增强课程的互动性。活动当天,学生们手把手教孩子们捏制小摆件,用环设专业的创意思维,让陶瓷文化变得生动有趣。而当团队前往南昌开展实践时,她更是全程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地需求结合。在鲤鱼洲,指导学生用专业软件记录清华分校旧址的建筑细节,留存历史印记;在红井村,引导学生结合乡村文旅发展需求,构思景观设计方案,助力乡村振兴。

从光明瓷厂的改造调研到白鹤观鸟点的方案设计,从陶瓷文化宣讲到红色历史探访,她以专业为纽带,让学生在实践中既深化了对环设专业的认知,又学会了用知识服务社会,真正实现了从 “课堂学习者” 到 “实践践行者” 的成长蜕变。

这些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锤炼本领的 “练兵场”,更是黄超探索 “实践育人” 规律、提升思政工作实效的 “试验田”。在田野乡间的奔波中,在革命圣地的感悟里,学生们收获了坚韧与担当,照亮了自己的成长路;而这份与青春同行的感动,也不断丰盈着作为辅导员的她的育人经验,让她在实践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有力。

二)不忘初心


在学工队伍里,黄超早已褪去新人的青涩,却始终揣着一份滚烫的工作热情。回望与学生同行的时光,她也想轻声嘱托:“愿你们无论走多远,若某天回头张望,作为你们的超导,我仍在原地,像当年那样,静静听你们说心事、聊梦想,做你们随时能依靠的人。”

四、师生寄语

陪伴学生走过成长路,本身就是件满溢温柔的美事。它从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我们与学生彼此照亮、共同成长的旅程,更是一场以爱为纽带、双向奔赴的守护之约。


(编辑:曾顺顺/一审一校:曾顺顺/二审二校:胡文婷/三审三校: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