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有信念 脚下有力量
最好的教育
是让每个学生相信自己能发光
每颗种子都有发芽的可能
一、辅导员名片


徐涛,男,中共党员,江西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党政办公室监督与法务科副科长,景德镇市心理学会理事。曾在两个学院任职专职辅导员,累计守护909名学生成长。获景德镇学院征兵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心理育人工作先进个人、微团课大赛三等奖两次、优秀思政工作案例等荣誉。
二、军旅底色:从空军蓝到育人红
(一)戎装虽解,初心如炬
卸下军装,不褪军人本色!从解放军战士到“六边形”战士,徐涛老师将“召之即来”的执行力带入学生工作中:每日提前到岗梳理工作清单,深入宿舍倾听新生心声,用纪律意识破解适应难题;在疫情爆发时期,和医护人员共同坚守战斗在防控一线,他用一张简易的折叠床在办公室度过了17个日夜,为不便出行的学生协调必需药品;也屡次在深夜凌晨,紧急地护送与陪伴,被学生称为“靠谱引路人”。



(二)红色课堂,铸魂无声
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徐涛老师为8个班级300余名学生讲授军事理论课程,讲授军事理论课程,引导学生聚焦时代主题,关注国际形势热点,培育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班会及宣讲,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开展“投笔从戎正当时”征兵宣讲会,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学院征兵任务,助力多名学生圆梦军营,让家国情怀在青年心中扎根。



(三)以身作则,立言立行
面对莘莘学子,徐涛老师作为辅导员,参与评奖助困、进教室听课,和家长沟通等复杂的班级管理工作,坚持在每一项工作中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谈到教书育人,他总说要充分认识到老师对于学生,不仅是指导者,更是传承者。生活中他经常自愿、自发为社区和居民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与志愿服务,用自身言行给身边学子做好榜样。
三、全周期守护:从新苗到栋梁的温暖陪伴
(一)新苗初培:千般用心筑根基
劳动育人:徐涛老师创新开发“意往寝深”系列寝室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强化劳动育人功效。
守望润心:徐涛老师注重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他打造建设“守望润心”党建品牌,执行四级心理联络制度,2024年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及宣讲17场,谈心谈话100多次,成功干预20余例心理危机,为两名学生定制跟踪干预方案,多次指导学生团队在校级情景剧比赛中斩获佳绩。
成长赋能:指导运营学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及网站,2024年发布推文200余篇,阅读量超3万人次,助力构建线上思政共同体。
行动暖心:建立特殊学生档案,3年为200余名困难生申请助学金,助20余人获得勤工俭学机会,用家访等方式助力困难学生全部就业毕业。



(二)就业护航:千方百计铺前路
两年来为300余名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打出“组合拳”:搭建“校友企业-在校生”平台,徐涛老师曾作为学院校友联络员,走访20余家企业,组织及协助10余场招聘宣讲会、提供上百个实习、就业岗位。
徐涛老师建立了“考研-考公-就业”台账,通过自身学习备考技巧和方法开设“公考经验交流群”“面试工作坊”,助力20余人“一战上岸”。

徐涛老师心系就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各种家访,切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心中的堵点。他中途接手的2024届毕业班去向落实率后来居上,超学校平均水平,升学情况创学院历史新高。毕业季的夜晚,他为多名调剂、求职、面试的学生熬了几个晚上改简历、做指导,办公桌抽屉里至今还留着学生送的薄荷糖——“怕您太累,嚼一颗提神”。

四、结语
教育从来就不只是灌输,而更是点燃灯火。从空军蓝到育人红,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为学生点亮灯塔的初心。三年时光,他在400余名新生的迷茫中、300多名毕业生的笑靥里,持续书写着辅导员的温度与重量。未来,他将继续以军人的坚毅、师者的仁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光!


(编辑:曾顺顺/一审一校:胡文婷/二审二校:龚媛/三审三校: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