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风采

辅导员风采

最美辅导员 | 李婷婷:育人如耕种桃李,静水流深润无声

发布日期:2025-06-28浏览量:

一、个人简介


李婷婷,中共党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育婴师。现任学校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主任、教育学院辅导员,曾担任教育学院团委副书记、心理辅导站专干教师和新媒体指导老师。

近年来,李婷婷获得省级奖项2项,在第27期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中获“优秀学员”,2024年被评为景德镇市优秀新媒体工作者。获得优秀辅导员、优秀党员等校级荣誉10余项,获得“我心向党——百年风华正茂 青春建功新时代”主题征文比赛一等奖、第六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等校级奖项10余项。主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江西师范大学)课题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省级精品课程1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6篇,参编著作2项,2023年被聘为景德镇市心理协会理事。指导的学生获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三等奖,第九届、第十届“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挑战赛省赛三等奖。

所带的班级获得了景德镇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校级模范班级等荣誉18项,2个班连续两年获得校级模范班级和五四红旗团支部。所带学生获评国家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和全省最美大学生提名,参与的志愿活动获团中央通报表扬。

七载春秋的默默耕耘,2500多个日夜的执着坚守,李婷婷秉承着“育人如耕 静水流深”的理念,用爱与责任陪伴600多名学生一路成长,助力他们在新时代的沃土中扎根拔节、向上生长。

一、以春耕之态播种理想信念,做时代青年的“引路者”

思想引领是育人的首要任务,李婷婷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的核心抓手,聚焦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个性化需求,全程关怀护航,构建了“五育融合”“阶梯分类式培养”和“三必谈精准育人”的工作思路。

李婷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她聚焦“五育”组织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草坪上的读书分享会”“美术馆的艺术思政”“红色故事会”“素质拓展”等各类主题班会和活动,以“晨读修心・时事砺志”为主题打造“每日一分享”品牌活动——组织同学们借助早课前的十分钟黄金时段,化身成“时事主播”或“阅读达人”作时事和好书分享;围绕大一筑牢学生成长根基,大二厚植人文底蕴,大三锚定专业赋能,大四护航人生选择的思路开展阶梯式培养,针对新生、女生、困难生和毕业生四类群体,分类开展自立、自爱、自信、自强教育。

所带班级开展红色故事会

所带班开展素质拓展活动

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

组织学生观看心理云课堂

在日常育人中,她通过三必谈精准育人:新生入学必谈、学业预警必谈、心理波动必谈,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200余次。入学季的“破冰谈话”,考试后的“学业诊疗”,迷茫期的“心灵树洞”,这些带着体温的对话,让她成为学生口中的“24小时心灵导师”,更让“有困难找婷姐”成为一届届学生的共同默契。

和学生谈心谈话

二、以夏耘之劲创新管理模式,做班级管理的“创新者”

一直以来,李婷婷重视对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她突破传统的班级管理思维,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班级管理,开展了“四心”育人实践,以“立心”夯实思想、“暖心”化解矛盾、“安心”规范管理、“凝心”赋能成长。开启了新时代班级建设的破局之路。

书香校园班级启动仪式

她认为:“好的班级管理不是管控,而是激活学生的内生动力,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集体中绽放光彩”。她在班级成立了“红色先锋队”以网格式的管理夯实思想基础,成立了由心理委员牵头的调解小组解决初期班级小矛盾;通过三治融合:自治—“放手”管理,法治—建“枫桥式”班规,德治—创“星光计划”提升班级向心力;通过创建班级品牌,打造“成长共同体”提升班级凝聚力。

班级荣誉

她的班级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结出硕果,班级自主管理能力提升,同学们自主解决小矛盾的能力加强,学生在共同体中学会了理解、协作与担当,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她所带的18小学教育1班团支部获得了景德镇市五四红旗团支部,18小学教育2班和21小学教育2班蝉联校级模范班级和五四红旗团支部。近年来,所带班级获得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模范班级、文明班级、先进班集体、无手机班级等多项荣誉。

三、以秋收之智搭建共享平台,做朋辈青年的“同路者”

当桂香浸染校园,这片被她用心耕耘的“育人田”迎来了最璀璨的秋收,她培育的学子如饱满的禾穗,在各级荣誉的田野里破土而出,有的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奖学金”“全省最美大学生提名”“励志奖学金”等,有的学生在全国“华文杯”和全省“挑战杯”的赛场上获得佳绩,还有的在国家创新创业项目中立项,同学们积极活跃在各大活动和赛场中,所带班级累计获得证书最高的班级达450余项。

所带班同学参加优秀青年志愿者颁奖仪式

邀请班级优秀志愿者分享社会实践心得

她坚持“身边人感染身边人”的核心理念,在班级开展“星光计划”,搭建朋辈互助的成长共同体。邀请优秀学生、优秀志愿者、退伍士兵等开展学习和经验分享,让学习方法在思维碰撞中具象化,将实践中的感人故事转化为责任担当的生动教材,让家国情怀在亲历者的叙事中自然流淌。这些源于朋辈群体的“星光故事”,犹如涟漪般层层扩散,形成“点亮一颗星,照亮一大片”的辐射效应,持续激发青年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分享实践心得

所带班参加活动

她还注重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责任担当,组织同学们前往养老院、福利院,持续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她始终相信:“当学生在帮助他人中感受到自身价值,成长就发生了最动人的化学反应。”她的班级中1个团队被评为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1个团队获得团中央表彰。

组织同学们在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

四、以冬藏之思深化育人研究,做勇于探索的“研究者”

“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才是赢家。” 李婷婷以这句话为职业信条,深耕辅导员岗位七载春秋,以成为专家型辅导员为目标,用炽热的教育情怀与不懈的钻研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开辟育人新境。

带领同学参加学术会议

秉持着“科研反哺育人”的理念,李婷婷将论文写在工作一线,将课题做在工作一线。结合带班和校级学生组织的经验,2024年成功立项全国课题《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高校服务型学生组织自我管理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和省级课题《融媒体环境下校园短视频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引导功能和创作策略研究 —— 以江西高校为例》;她撰写的《坚守学生“责任田” 勇做防控“抗疫人”》在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抗疫”主题征文中脱颖而出,斩获干部教师组二等奖;《提升防范意识,对诈骗说 “NO”——高校学生遭遇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获江西省安全管理征文三等奖。

与毕业生合影

七年寒来暑往,李婷婷如深耕沃土的农夫,以匠心浇灌教育之花。当曾经的“师范生”成长为社会的栋梁,接过“育人接力棒”,这就是教育最动人的传承。

(编辑:曾顺顺/一审一校:胡文婷/二审二校:龚媛/三审三校:程娟)